行业应用 Case
产品中心 / Products
  • 发布时间: 2018 - 05 - 25
    加热器电阻:3.2±0.5Ω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工作电压:8-10V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工作温度/废气温度:≤930℃起燃时间:≤10S
    测量发动机排放尾气中的氧浓度,以供ECU进行实时监控、优化系统控制策略、降低油耗及尾气排放。
联系方式

销售热线: 86-755-84012223

图文传真: 86-755-89695955

邮    箱: sales@ampron.com

中国 · 深圳 · 总部

联系地址:深圳市坪山区坑梓街道金沙社区规划十路1号安培龙智能传感器产业园

锂离子电池热保护简述

日期: 2013-11-30
浏览次数: 345
案例名称: 锂离子电池热保护简述


在众多锂离子保护方案中,多级保护方案一直被广泛采用,以获得锂离子电池的高安全性。通常多级保护均包含主动和被动保护方案,控制的基本参数大多是电压、电流和温度。近年来,由于能量密度的提升受限,为满足客户的使用要求,因此快速充电迅速普及。从设计习惯和认证测试角度来看,客户往往更关注电压的监测和保护,而忽视之前较多采用的被动保护器件,如

PTC 和 MHP-TA 等过温度保护性能,它们采用两套 IC+Mos 主动保护方案和 NTC

温度监测。这样的设计是否存在不合理性,业界尚有争论。本文试从实际使用角度略谈一二。

  如图1所示,锂离子电池在生产过程中采用陈化等机制,会将部分缺陷产品提前暴露出来,使得投入市场的产品具有相对较低的瞬时失效率。然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或者循环次数的增加,锂离子电池由于化学反应和应力等因素,内部材料开始老化,直观的表现为容量衰减、体积增大膨涨及内阻增高。

锂离子电池热保护简述

  图1:“浴盆”曲线

  在电池寿命的末期,电池的内阻可能出现异常升高,此时维持高功率的输入输出必然带来温度的升高。一般而言,温度每升高 10℃,化学反应速率会增加约一倍,而化学反应加快将带来电池的加速老化。换而言之,这是一个“自催化”的恶性循环。

  目前的设计过度依赖 NTC

的主动温度监测,而缺乏被动的过温度保护。这样的设计是建立在电池温度分布均匀且热传导快的假设之上,而实际上这两点都是较难达到的。电池的内部温度需要传导至板子上的

NTC 上才能有效地“通知”主动器件做出反应,而这个过程伴随着较长的时间和温度差。MHP-TA 和 Strap PPTC

由于与极耳直接连接,且电池高速热传导通路与电流回路一致,是最快的感测电池内部温度异常的方案。因而也是理想的被动温度保护器件。

  电池安全周期是从设计开始,以电池报废回收结束。设计方案应该考虑锂离子电池全使用周期的异常情况,充分考量和评价保护方案。


相关案例 Case / 更多 >
2013 - 11 - 30
点击次数: 400
便携式电子产品增长迅速,从手机和MP3播放器到PDA、个人DVD播放器以及较为传统的笔记本电脑,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消费和专业产品设计的诸多方面。    这种变化在电池技术方面最为明显。用户希望电池能够满足日益复杂的应用需求,因此需要更大的电流、更长的工作时间。同时,对体积小、重量轻产品的需求也十分强劲,电池在任何设备的体积和重量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,因此,制造商非常注意减少其体积...
2013 - 11 - 30
点击次数: 345
在众多锂离子保护方案中,多级保护方案一直被广泛采用,以获得锂离子电池的高安全性。通常多级保护均包含主动和被动保护方案,控制的基本参数大多是电压、电流和温度。近年来,由于能量密度的提升受限,为满足客户的使用要求,因此快速充电迅速普及。从设计习惯和认证测试角度来看,客户往往更关注电压的监测和保护,而忽视之前较多采用的被动保护器件,如PTC 和 MHP-TA 等过温度保护性能,它们采用两套 IC+Mos...
2013 - 11 - 30
点击次数: 521
汽车上的温度传感器多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,如发动机的进气温度传感器、冷却液温度传感器、机油温度传感器,自动变速器和无级变速器的油温传感器,双离合器变速器负责监控变速器油底壳油温的G93变速器油温度传感器、负责监控变速器离合器工作油温的G509温度传感器,空调的室内温度传感器、环境温度传感器、蒸发器温度传感器,悬架空气泵温度传感器等均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。其特点是测量点的温度越高,传感器的电阻值越低...
2013 - 11 - 30
点击次数: 604
在当今电子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,汽车的控制系统逐步的趋向于电子控制系统,而这种电子控制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种就是传感器应用技术。传感器市场上,传统的传感器逐步被淘汰,现状时兴的是一种智能化、多功能化、微型化、集成化的传感器,并且这种传感器渐渐地将变成汽车传感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。  自德国人卡尔·奔驰于1885年研制出世界上的第一辆汽车至今,汽车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。但是在当今...
友情链接:
  • 扫描二维码
    关注官方微信
  • 扫描二维码
    关注官方微博
Copyright  © 2018 深圳安培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